“一开始我们两眼一抹黑,是政府‘推’着我们走出去。”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王志雄追念第一次“组团”去缅甸的经历,仍然很激动。
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的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公司是一家中小民营企业,其生产研发的光伏储能设备在市场上小有名气。去年底,该公司乐成与缅甸企业敲定了新能源充电桩供货条约。
正在举行的重庆两会宣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实施了“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增长1倍,汽车出口额增长51.9%,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7137.4亿元。
记者近日走访重庆外贸企业了解到,政府多措并举资助民营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扩大贸易增量。
图为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曾清龙 摄)
“近年来,海内储能市场竞争日益猛烈,拓展外洋市场成为企业开辟新增长点的必由之路。但一没资源、二不懂要领,出去了又怕‘没人理’,一直没能行动起来。”王志雄说,畏难情绪一直是企业出海的一大障碍。
去年以来,璧山区多次组织企业去外洋“跑市场”。“政府来邀请,前两次我们拒绝了。”王志雄有些欠美意思地说。
2023年3月,王志雄代表公司站上与缅甸对接运动现场的主席台,看着台下100余位目光热切的缅甸企业卖力人,他开始对拓展外洋业务有了信心。“去年8月,外地又组织去肯尼亚的对接运动,这次我主动报名了。”
璧山区商务委员会主任曾维波说,加入“组团”出海的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政策给予一定补贴,优化出海流程实时效,让企业定心迈出第一步。企业发明了商机,有了出海意识,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来自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全年组织(或支持)贸易团组177个,支持超1000家企业加入100余个境外展会,促成订单金额超400亿元。
为连续资助企业克服出海难题,重庆还出台《支持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若干政策步伐》,从支持企业参展、增强国际营销推广、培育品牌、增强抗危害能力等方面,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给予政策支持。
记者走进峰米(重庆)立异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检测、包装一个个智能投影装备。该公司外洋销售总监余维涵说,公司主营激光电视、投影仪等影音产品,2023年外洋业务快速恢复,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约100%。
今年以来,余维涵马不绝蹄地在全球各地跑展会,不绝拓展客户、落实订单。“我们的底气来源于产品品质、履约体系完善和外地的大力支持。”他说,去年公司加入了重庆“百团千企”东盟行运动,现场签约金额达100万美元。“企业在泰国和马来西亚自己就有客户,这次运动中我造访了老客户,寻求签订恒久稳定的相助协议,也趁机会提升公司产品品牌在外地的影响力。”
图为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两江智慧工厂的作业现场。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在政策帮助下,企业勇于抢占外洋市场,使得更多的“重庆造”产品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去年底,赛力斯汽车外洋事业部卖力人收到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经销商的鞭策,希望能将赛力斯新能源车拿到乌兹别克斯坦销售。如今,赛力斯汽车产品远销70余个国家和地区,赛力斯还在印度尼西亚建成自动化整车工厂,汽车产品赢得东盟市场青睐。
“重庆造”走红,不少国家慕名而来,主动邀请重庆企业前往落户。此前,泰国为吸引长安汽车在外地建厂,先后出台税费减免、消费现金补贴、投资帮助等一系列产颐魅政策,长安汽车泰国制造基地已于去年11月正式动工。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许新成体现,下一步重庆将会同各方继续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支持企业加入境外重点展会,同时强化政策支撑,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文章来源: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官网
在线QQ